摘要:如果你能站在员工的角度或者部门整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,也许你就不会这么想了。

  如果你能站在员工的角度或者部门整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,也许你就不会这么想了。

  我们部门人员不是很多,但每一个人都是我亲自面试进来的,按照职场中惯用的话说,他们都是“我的人”,当然,最为一个聪明的管理者,我肯定不会这么想,即使真是那样。

  在团队刚刚建立的时候,感觉每一个人都是精兵强将,团队氛围非常好。但是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,问题就慢慢的出现了,你逐渐感觉到,有些人你很喜欢,因为他能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好,不仅能让我满意,也能让我的上级满意,对于一个中层管理者,这是很欣慰的。毕竟我们是通过别来来完成工作的人。但有那么几个人越来越不能让我满意,做什么都做不好,写个PPT,先别说内容上能不能精确表达核心思想,就连个最起码的版式都做不好,甚至一页PPT中别错字都能出现好多。

  看着就心烦,中间有一段时间很是累心,每天为了辅导那几个员工,搞得筋疲力尽。作为部门负责人,我特别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创造价值,每个人都能够快速成长,这种想法,于公于私,应该都没有错。

  所以当这几个人工作没干好,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,我就非常的生气,有时候甚至大发雷霆,恨不得真把他们给开除了。不过冷静下来后,我还是喜欢直面问题,凡事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原因,我一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,最起码这些地方我能改变,这一点我是很笃定的。再说了,这个环境下,真要把某一个人开除了,找个工作多不容易啊,换位思考一下,于心不忍。虽然人们一直都说,慈不带兵,但他们真的说的就是对的吗。

  也许,见路不走,才是真理。

  差不多过了几天,老板给我安排了一个很有难度的任务,我筹划完后,就把这几个员工拉了一个小群,说我们成立一个攻坚小组,一起拿下老板的这个任务,我把背景、时间、目标等都在群里交代了一下,我让大家先思考一晚上,想想怎么做,第二天早上在启动会大家各抒己见。

  相信你也能够猜到,第二天的启动会除了我说话以外,大家都不怎么说话,不过我也没有强迫他们,让大家把工作内容重复了一遍后,我开始制定战术,并作为会议纪要,白纸黑字写下来:明确分工,每个人负责什么 确定计划,什么时候第一阶段,什么时候第二阶段,什么时候100%交付 确定沟通机制,以例会的形式举行 确定详细的下一步计划 确定奖惩机制,我们很简单,开会谁迟到谁请客吃饭,谁的作业没完成,主动上缴100元,奖励给完成好的人; 每个人必须分享自己的思考逻辑,说清楚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样等,其他人都是评审员,包括我自己在内,也必须进行分享。

  那时候,刚开始的时候,大家都比较拘谨,放不开思想,这种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后,我就发现大家开始变了,以前不爱说话的,开始变得自信了,以前不爱动脑的,开始被迫思考了,再到后来,大家开始积极共创,每个人都把这个任务当成了自己的任务,每次去给老板汇报,我也会叫上他们,让他们自己来说,当得到老板的肯定的时候,他们甚至比我还开心。

  三个月左右的时间,我们一起给老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,那几个员工,已经不再像以前的样子,他们变得积极乐观,变得自信了,变得敢于挑战,敢于寻求别人的支持了,虽然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,但至少,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打开,何愁不成长呢。

  我总说,只要能和我们在一起共事的人,相互之间就不会差的很多,就看我们作为部门负责人,作为他们的领导,有没有找到那把正确的钥匙。

  你说呢!